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CFO管理文摘
中化-陈国钢:磨剑三十年
发布日期:2009/8/7 来源:新理财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2864次
 

    人们常说:十年磨剑。然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会计师陈国钢却将手中长剑磨了30年!这把剑的名字,叫作“管理会计”。10年学习,10年沉淀,10年实践,直到今天,他的探索与思考,仍在继续……

    陈国钢:磨剑三十年

  “管理会计”这柄宝剑,佩在陈国钢的腰间,已经整整30年,而我们今天要看他舞剑的精妙,先要走进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

  剑贯长虹 凭预算笑傲“风雨”

  中化集团的前身,是新中国第一家外贸企业——成立于1950年的中国进口公司。60年一甲子,其间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世界经济,都经历了数次起伏,在大局不断跌宕的曲线图中,中化集团的箭头却保持着整体上行趋势。如今的中化集团是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曾18次进入《财富》全球500强,2008年名列第257位,居贸易类企业第5位。

  市场中没有幸运儿,彩虹总在风雨后出现。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市场,然而,在这两次风暴中,中化集团的表现却有明显的不同。

  从经营业绩看,1998年,中化集团账面虽有盈利,但剔除坏账损失,实际却已经亏损;2008年,集团盈利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利润总额是1998年账面利润的10倍多。

  从资金实力看,1998年,集团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2008年,银行额度已经超过150亿美元。

  从财务安全看,1998年的中化集团实际已资不抵债,短贷长投问题严重;而在2008年,其净资产超过400亿,资产负债率65%,处于良性状态。

  从风险管控看,1998年,中化集团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和潜在亏损,新增逾期应收账款是利润的近两倍,几乎全无保障措施;2008年,集团未产生新的不良资产,资产质量处于良好状态,逾期应收账款仅占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一。

  产生如此强烈对比的原因之一,就在“预算”二字,而仗剑写下这两个字的人,就是陈国钢。

  陈国钢说,经营预算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密切相关,基于战略的经营预算是保证企业有效管控的重要条件。“这次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化集团能够控制风险,而且企业经营状态达到历史高点,跟我们完善的内控体系有很大关系。中化集团内控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预算为中心,点、线、面相结合,包括事前控制、事中监控、事后评价,都贯彻以预算为宗旨。”

  这种以预算贯穿始终的管控体系是中化集团独有的,而陈国钢之所以能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得益于他对管理会计30年的探索。

  十年练剑 将管理视为根本

  陈国钢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他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专业,其专业方向一直都是管理会计,直到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

  “CFO日常处理的事情,大多涉及管理会计,真正属于财务会计方面的事情反而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讲,管理会计这门学科对CFO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很多,如何利用?企业资源很多,怎样配置?老板想法很多,但CFO要帮助他实现这些想法,就必须要在会计信息基础上,考虑战略、盈利能力、投入产出、风险控制等,根据这些做全面的考量,然后提出配置方案,配置完后,还要找出风险点,利用流程来控制资源的使用。CFO要保证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及安全性。因此,一名称职的CFO,必须要有管理会计知识。”

  陈国钢遗憾地说:“现在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喜欢把管理会计拔高,搞得很复杂,很神秘,很深奥,一弄就是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大家觉得高不可攀,都没兴趣,管理会计逐渐被边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

  在陈国钢看来,管理会计非常简单:“其实大家在实践中都遇到过管理会计:获取资源,然后根据企业战略,配置和平衡资源,控制资源的使用,这实际上就是内控;在资源使用中要保证其安全性,使用后要考核使用者的效率,然后通过分析评价,形成奖惩。你有这个知识后,解决思路就会多,能力就会增强,没有的话你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比如预算。在陈国钢看来,预算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标准”,而是一种“工具”,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配置资源、控制风险。“我把预算放到内控里,看作集团公司与旗下子公司的契约,看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双方都有权利,也都有责任。”陈国钢笑着说,他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委托代理关系。

    自创剑法 于危时力挽狂澜

  1988年博士毕业后,陈国钢先后在香港工作3年,在美国工作2年,然后辗转回到中国内地,又是5年。10年中,他一直没有停止对管理会计的思考,但缺少一个切实的实践平台。这个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的剑客,寂寞地行走在江湖,直到1998年。

  这一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外贸市场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中化集团在风雨中飘摇,资金链几近断链,已经走到破产边缘。

  此时,陈国刚开始担任中化集团总会计师,主管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保险等工作。凭借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他参与策划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使中化集团顺利地度过了危难时期,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保证了中化公司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量化的成绩单,已经写在前面。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陈国钢将他学习、思考已经20年的理论不断完善并付诸实践,最终形成体系。

  “199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来说是个机会,此时从无到有建立这个体系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人在遭遇危机的时候会更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这个体系会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陈国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对管理会计做出一个简单但精准的定义:“管理会计是一门基于会计信息整理、分析,着重于企业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的管理学科。”

  他表示,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实用型学科,主要面向高层管理者,它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沟通的方法。管理者了解这种方法,据此提出决策需要的信息需求,而关键岗位人员则利用管理会计,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是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服务,协助战略制定与实施,快速吸收信息,并快速反应。同时,管理会计重在面向未来,它以现金流为背景的企业价值运动为研究对象,涉及企业中各个主要组织单元。

  “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做成这些事情,一靠管理会计知识,二靠金融危机这个契机,三靠我们的团队,三者缺一不可。”

  剑霸江湖 一股独大没问题

  中化集团在境内外设有多家经营机构,并控股3家上市公司: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H,600500)、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HK,00297),以及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HK,00817)。其中,陈国钢参与策划了中化化肥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和中化国际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实现了中化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重大突破,推动集团实施战略转型。

  谈到集团公司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管控,陈国钢说:“我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从财务角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管控基本上以自己为主,但从资金角度来说,集团公司必须要对其进行控制,对他们的业绩要进行评价,通过董事会进行奖惩,发挥作用。”

  作为上市公司最大股东,中化集团对3家上市公司拥有绝对控股权,即所谓“一股独大”。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一股独大”是困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些人甚至提出,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已经给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最核心的问题。

  陈国钢并不这么看。

  “集团公司一股独大是有好处的。对于上市企业来说,股权太分散,反而不好进行管理控制,实际上成为管理者控制,反而加大风险。”

  他认为,重要的不是集团公司是否“一股独大”,而是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控制关系是否可以把握好。“每个企业的发展都像孩子的成长,当孩子长大时,都想脱离控制,但你要真不管肯定是不行的——没钱了,出事了,他还是会找你的。”

  陈国钢说:“特别大的集团一定是集权式的,但不是所有方面都要集权,什么地方集权,什么地方分权,这个很重要。比如在资源配置与使用、财务信息的获得等方面,肯定要集权。在常规模式下,集团公司根据预算给子公司配置资金,并通过预算来进行考核和监控。而上市公司做什么业务,卖什么产品,则由自己决定。所以,在管理会计中,集权制很重要,因为要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沟通能力。一个上市公司有大股东,其本身业务肯定要纳入大股东的战略考量,这里面并不存在不竞争或者关联等问题,但存在大股东的利益。人们说一股独大不好,说这样会侵犯小股东的利益,但事实上,这是管理者本身的道德问题,而不是大股东的问题。话说回来,大股东不能利用上市公司搂钱,因为这同样是荒谬的,要解决这里存在的问题,就要设立沟通机制。”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CFO管理文摘
CFO职场
CFO商业观察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与税务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