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4.4%、14%和13.8%。
肖春泉表示,虽然工业经济运行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的目标没有问题,预计明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将保持在11%左右。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于前三季度的工业经济形势,肖春泉坦言,“前三季度还处于比较平稳、有所回落的态势。”
他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型逐渐向自主增长型转变,转变过程中虽然增速有所放缓,应该说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大起大落现象。”
他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前几年我国在刺激内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具体包括制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刺激汽车和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渐退出,目前来看,投资和消费增长速度出现了一定回落,这也是正常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型向内生动力型转变,这也是宏观调控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但是他同时提到,“当前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一是拉动工业增长的内外需动力减弱。二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生产经营难度加大。三是小微型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新困难新问题。”
对于四季度的工业走势,肖春泉指出,国际经济严峻形势难以出现大的转折,国内物价尽管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等力度的加大,工业经济增速有可能继续回落。
他介绍说,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十分艰巨,今年4月份,工信部向各省(区、市)下达了18个行业今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6月15日公告了涉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255家。
截至9月底,2255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90%已经完成,70%的落后生产线、落后生产设备已经拆除。“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除个别省份以外,大多数省份工作进展都非常顺利。”
肖春泉指出,“淘汰落后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信部在这方面工作力度越来越大。”
下一阶段,工信部将从六个方面着手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二是公告企业名单;三是拆除落后产能;四是加强督察考核;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六是加大执法力度。“随着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工业经济增速有可能继续回落。”
他认为,今年实现年初确定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的目标“没有问题”;并预计明年工业增速“还是保持在11%左右”。(记者 李雁争)
工信部将制定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近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困难的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局。
郑昕指出,“根据我们近期对13个省的调研,中小企业从整体上继续向着平稳较快的方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比较严峻,但是1月至8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同比增长依然达到16.7%。
郑昕说,经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融资难。反映更为突出的是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二、企业税费比较重。三、原材料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比较快。四、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比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五、从政府方面来看,提供的公共服务支持不足。
对于融资难的问题,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对小微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目前财政部和银监会也出台了具体细则。
而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则有利于财政和金融政策落到实处。该标准是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
“标准是政府制定政策、研究政策的基础。”郑昕指出,“新标准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体现了政府的支持导向。”
此外,“这次标准的覆盖面非常广,基本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大概涉及17个门类,还将我们国家个体工商户纳入微型企业参照执行。”
对于中小企业存在的其他困难,郑昕说,“工信部将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在几个方面,特别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制定一些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