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21家央企可将国资收益投入保障房建设
发布日期:2011/5/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Cindy 阅读次数:1834次

   央企红利被进一步要求用于民生支出。

  5月3日,国资委一则通知,要求央企参建保障房。

  在这份名为《关于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中,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而这也是国资委首次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央企参建保障房。

  而原则性的路径,国资委也有倡导:“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

  5月4日,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央企当中,参建保障房的主体主要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央企,其他央企不得开发建设保障房。

  一位国资委官员还对本报记者透露,国资委正考虑将一定比例的央企红利用于民生支出,其中包括支持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

  “今后几年,随着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逐步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比例会随之逐步提高,包括投资保障房。”上述官员表示。

  而这被市场人士认为是对此前局部地区安居工程保障不力,保障房建设资金缺位的回应。

  采访中参与其中的多家央企一方面表示会履行“政治责任”,另一方面也表示担忧,鉴于保障房项目盈利的艰难,乃至此前多个保障房项目开发的亏损,他们希望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地方政府保障房开发优惠政策,乃至后续的保障房管理政策,能够及时配套,从而使得保障房项目作为一个体系,稳步推进。

  参建主体

  哪些央企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打听者众。

  一个直接背景是,去年3月,国资委下令要求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其他78家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全部退出房地产行业。

  而此次国资委要求央企积极参建保障房,令业界一度担心一些被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借此次参建保障房的机会“曲线拿地”。

  对此,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通知》中的“各中央企业”主要指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此外,一些工程、建材和钢铁企业,将为保障房建设项目提供相关服务。

  国资委在《通知》中点名要求参建保障房的央企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建设企业、建材企业和矿区企业。

  本报记者获悉,除了16家房地产央企,另外五家“保留房地产业务但受到限制”的五家房地产央企也将参与保障房建设,分别是鲁能集团、中航工业、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新兴集团。

  国资委允许这五家央企保留房地产业务,但对其投资房地产设限集团公司不能动用主营业务的大额资金从事房地产开发,也不允许集团公司对其房地产业务进行担保。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告诉本报记者,上述五家企业占央企房地产业务总额的6%-7%,规模较大,并且做得比较规范。

  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一位副主任也告诉本报记者,上述五家企业在保障房建设有先天优势,比如,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的房地产业务主要是开发工矿区土地,外界不容易进入,这两家央企可以争取将本企业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到当地保障房建设计划当中。

  当然,众央企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此前已有基础。上述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介绍,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中,已经有11家企业参与了保障房建设,有的甚至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保障房建设,是我国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军。

  比如中冶集团就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最大的央企,2010年,中冶集团的保障房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257亿元,总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分布于天津、上海等城市。

  而国资委发布通知之前,许多央企已开始“闻风先动”。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两会后,保利公司向有保利项目的城市政府发函,表示愿意参与保障房建设,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给予回应。保利计划今年投资建设3至5个保障房项目。

  而中国建筑更是将保障房建设写入集团“十二五”规划中,力争保障性住房投资开发占到全国市场的3%。

  另据了解,五矿正在环渤海区域寻找合适的保障房项目,现正待集团投资委员会批准建设。

  至于此前未直接参与过保障房项目的央企,国资委上述人士表示,这部分央企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工业用地,保障房建设正好可以使得这些土地,获得新的利润增值渠道。

  从开发比例看,也不容小觑。王晓齐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央企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占全国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面积的13%-15%。

  “这一比例算是较高的。”王晓齐表示,以土地面积计算,央企在商品房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但已承担了全国13%-15%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任务。

  楼市新牒:21家央企可以国资收益投入保障房

  而此番楼市调控宏观背景下,国资委发文让央企参与保障房,被寄望于从建设资金上充盈“短缺”的保障房建设资金。

  据住建部资料,今年我国要兴建1000万套保障房,完成这一目标,约需投入1.3-1.4万亿元。其中,5000多亿元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筹集,剩下的8000亿元由企业、银行以及各种社会机构筹措。

  4月29日,财政部网站刊发消息,第二批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337亿元已经下拨,加上3月份第一批下拨的100亿元,目前已经累计下拨437亿元。

  但由于资金数额较大,落实资金仍是一大问题。国务院督察组近期发现,一些地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尚未足额筹措到位。

  中冶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就告诉本报,中冶在辽宁某市的保障房贷款投入后,政府迟迟不给公司建设款项。

  采访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集团人士介绍,保障房建设确实一直存在着资金缺口,此次国资委鼓励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同时也是贯彻中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精神。

  据了解,2010年,部分地方建设保障房不力,“主管部门希望央企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规模参与建设保障房建设”,一位央企高管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获悉,下一步在开拓政府筹资渠道方面,国有资本收益,有望为保障房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纳税人转让加油站房地产有关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确认问题的批复 [2017-12-02]
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 [2017-07-18]
关于土地价款扣除时间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 [2016-12-24]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涉及企业所得税退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6-12-09]
关于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 [2016-03-31]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