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怎样改革才算合理?在近日举行的腾讯财经夏季论坛上,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所长刘佐、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微博)、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进行了研讨。专家普遍认为,应加大个税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个税起征点的动态调整机制。
李稻葵认为,个税改革需要有大局观。他提出了“先福利、宽税基、低税率、计负担”的建议,即首先要建立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见的福利体制,然后在宽税基(把所有的收入捆在一起交税)的基础上实行低税率,同时还要“计负担”,即考虑家庭负担、赡养人口等具体因素。
刘佐表示,根据他对相关数据的测算,3000元的免征额比较合理。他赞成各地区差异化征收,且与CPI挂钩进行动态调整。他还建议将调整免征额的权力下放给国务院,这样再调整就不必经过全国人大讨论了。
华生对此次个税修正案持有异议,他认为,本次个税修正案并没有让广大低收入阶层得到好处,而只是部分中等收入阶层受益,在本次税收改革中受益最多的是白领和公务员,并没有考虑低收入者,实质上扩大了收入差距。他也赞成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贾康认为,此次改革方案是对个税的“小配套”优化,有明显的正面效应,如果算上“三险一金”,实际上最高免征额已经达到5798元,月收入在1.9万元以下的人群税负都是下降的,体现政府调节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思路。月收入19000元以上的人群税负则有所上升。而刘佐则认为,月入在1万以上的人的税负不应该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