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25家企业创业板首发被否 持续盈利能力成头号杀手
发布日期:2011/6/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Cherry 阅读次数:2484次

  “持续盈利能力最受关注且是问题‘高发区’。”6月15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评论2010年创业板首发未通过企业情况时指出。

  这意味着,持续盈利能力成为了在2010年期间25家首发审核未通过企业的头号“杀手”。对于未通过的25家企业,监管层提示了八大“雷区”:发审委重点关注事项涉及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主体资格、募集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财务会计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据该负责人透露,2010年,有25家创业板公司首发被否,占上会创业板企业总数的14.88%。

  其中,有17家企业因持续盈利能力被否,占未通过企业数量的68%;6家企业因存在独立性不足的问题而被否,占比24%;而因募集资金运用问题、财务会计问题被否的企业各有4家,占比各为16%。此外,因主体资格、信息披露、规范运作问题各有一家企业被否。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首发企业因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方面存在问题,而未获发审委会议通过,占比8%。

  持续盈利能力为首因

  68%的被否原因占比,使得持续盈利能力成为2010年创业板未通过企业的首要原因。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点,从创业板推出以来的审核情况看,2009年因此类问题未通过的企业数量占比为53.33%,缺乏持续盈利能力一直是头号“杀手”。

  不过,对于持续盈利能力如何考察,有无定量标准,一直是众多上市企业与相关中介机构探寻的问题。

  而此次监管层给出了他们的注意事项,这或成为接下来众多闯关者的主要课题。

  “发审委关注的影响持续盈利能力事项主要包括,在知识产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及部分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项是否持续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上述负责人指出。

  此外,由于募集资金运用对公司未来持续盈利能力持续相关,因此也备受关注。

  上述负责人指出,发审委重点关注与辨别募投项目在产品注册、经营资质上的合规风险,募投项目在市场开拓方面是否存在不确定性的效益风险,以及募投项目与现有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是否不相适应的匹配风险。

  紧随着持续盈利能力之后的第二大问题,则是独立性和财务会计问题。

  “独立性和财务会计仍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事项。”上述负责人指出。“尽管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要接受中介机构的辅导和规范,但仍有部分企业由于改制不彻底、会计工作不健全等原因,存在市场依赖、同业竞争、非公允关联交易等独立性缺陷以及财务会计方面的瑕疵。”

  而针对独立性问题,监管层特别强调,如果申请人存在同业竞争、重大非必要且持续性的关联交易、或者市场销售依赖等情形,将被发审委认为在独立性上有重大缺陷。

  此外,据上述负责人透露,2010年被发审委质疑的财务会计事项主要表现为申请人报告期内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会计处理不合理等。

  首现中介“连坐”

  作为创业板推出后运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10年创业板上市也呈现了新的变化或趋势。

  首当其冲的是,上市企业规范运作和主体资格方面问题趋于减少。2010年因上述两个问题未通过审核的企业占比仅为4%,较2009年的20%和46.67%降幅明显。

  “这显示出了相关中介机构对于此类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上述负责人指出。

  不过,中介机构在解决上述合规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的同时,也凸显出自身执业质量下降的问题。

  而这给上市企业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连坐”效应,使得两家企业惨遭被否。

  2010年,部分中间机构的执业质量和诚信水平,对相关企业的发行上市进程造成了直接负面影响,据了解,主要体现为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对影响发行条件的重大事项核查不充分等。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继续执行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2017-11-01]
肖钢:未来企业内地上市可以不要盈利条件 [2015-01-20]
肖钢:推进注册制改革 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2015-01-19]
证监会彻查41起“老鼠仓” 39人涉案被移送公安 [2014-12-29]
证监会:取消境外上市财务审核 [2014-12-29]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