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新旧《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对比表
发布日期:2011/6/24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编辑:Cindy 阅读次数:2719次

 

 

 

 

 

新旧《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对比表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
会协[2006]74号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试行)(修订征求意见稿)
会协[2011]35号
第一条 为综合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的整体质量,引导提升专业素质和执业水平,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综合反映与评价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科学发展水平,引导事务所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建设的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负责组织事务所综合评价工作,并公布综合评价的有关信息。 第二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以注册会计师行业创先争优机制建设成果为基础,组织开展事务所综合评价工作,并公布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有关信息。
第三条 事务所综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条 事务所综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 经批准设立的事务所,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均可参加综合评价: 第四条 经批准设立的事务所,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均可参加综合评价:
(一)未持续达到规定的设立条件; (一)未持续达到规定的设立条件;
(二)未按时履行会员义务; (二)未按时履行会员义务;
(三)填报综合评价信息严重失实; (三)未按时填列综合评价信息;
(四)因故终止; (四)填列综合评价信息严重失实;
(五)中注协认定不能参加综合评价的其他情形。 (五)因故终止;
  (六)中注协认定不能参加综合评价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事务所,可自愿申请参加综合评价。每年3月31日前,填写《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以下简称《情况表》),上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省级协会)审核。 第五条 每年4月30日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事务所,在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系统中填写相应类型的综合评价表,上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省级协会)审核。
事务所跨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分所,每年3月31日前,填写《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综合评价基本情况表》(以下简称《分所情况表》),上报分所所在地的省级协会审核。 事务所跨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分所,每年4月20日前,按照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的要求,在事务所创先争优综合评价系统中填写相应类型的综合评价表,上报分所所在地的省级协会审核。
事务所在所在省级行政区内设立的分所的相关数据在《情况表》内合并填报。  
第六条 事务所在填报《情况表》前已合并、分立的,可以以合并、分立后的事务所参加综合评价。 第六条 事务所在填列综合评价表前已合并、分立的,可以以合并、分立后的事务所参加综合评价。
合并、分立的事务所应提交工商管理部门变更登记手续的证明、相关决议、协议等证明材料。 合并、分立的事务所应提交工商管理部门变更登记手续的证明、相关决议、协议等证明材料。
第七条 事务所及其分所应对《情况表》、《分所情况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 事务所及其分所应对综合评价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 省级协会负责审核本地区事务所填报的《情况表》和本地区分所填报的《分所情况表》,在每年的4月30日前,上报中注协。 第八条 省级协会负责审核本地区事务所和本地区分所的填列信息,在每年的5月30日前,上报中注协。
第九条 每年5月份,中注协根据情况进行抽查。如发现填报情况严重失实,取消事务所当年及下一年度综合评价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九条  每年6月底前,中注协对事务所填列信息进行抽查。通过抽查等方式发现填列信息不实的,责令事务所限期更正。事务所故意填列不实信息,或逾期拒不更正的,扣除不实信息指标项目得分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事务所当年及下一年度综合评价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十条 每年6月份,中注协根据事务所上报的数据,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并确认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得分。 第十条 每年7月上旬,中注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并确认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得分。
第十一条 每年7月份,中注协通过认定的网站和报刊,公布综合评价得分前百家的信息。 第十一条  每年7月中下旬,中注协通过认定的网站和报刊,公布事务所得分前百家的信息。
对于在公布前终止的事务所的信息,不予公布。 对于在公布前终止的事务所的信息,不予公布。
  第十二条 事务所综合评价以注册会计师行业创先争优机制建设成果为基础,按照大型事务所和中型事务所的可比指标遴选出百家事务所,并按照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排出位次。
第十二条 对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包括: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选人数(以下称领军人才人数)、处罚和惩戒情况等五项指标。 第十三条 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业务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综合评价其他指标、处罚和惩戒情况等四项指标。
(一)总收入,是指事务所上报的、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数据,不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所的收入。 (一)业务收入,是指事务所每年上报注协的、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数据。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在中注协认定的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数据。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在中注协认定的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数据。
(三)培训完成率,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占本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比率。  
(四)领军人才人数,是指事务所在填报《情况表》、《分所情况表》时,已通过中注协组织的测试并选拔的领军人才人数。  
  (三)综合评价其他指标,是指除了业务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处罚和惩戒情况的综合评价其他指标。
(五)处罚和惩戒情况,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的前3年,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情况。 (四)处罚和惩戒情况,是指上一年度,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情况。
第十三条 综合评价指标中的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得分。  
领军人才人数为直接加分项,每名加0.5分。  
处罚和惩戒为直接减分项,按照下列不同处罚和惩戒种类减分:  
(一)事务所受到暂停业务处罚及与其他处罚并处的,一次减5分;单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以上三项或者两项处罚并处的,一次减4分;受到公开谴责的,一次减3分;受到通报批评的,一次减2分;受到训诫的,一次减1分。  
(二)注册会计师受到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撤销会员资格的,减4分;受到其他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应减分值,分别按照事务所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应减分值的50%计算;受到刑事处罚的,按照对事务所的最高处罚减分。  
第十四条 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第十四条 某事务所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价得分=总收入得分 +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培训完成率得分+领军人才人数得分 –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 综合评价得分=业务收入得分 +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综合评价其他指标得分-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其中:
(一)总收入得分=(某事务所总收入/上一评价年度前100家事务所收入平均值)×70 (一)业务收入得分= (该事务所业务收入/ 全部候选前百家事务所收入平均值)×50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上一评价年度前100家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值)×10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该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 全部候选前百家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值)×10
(三)培训完成率得分=(某事务所完成继续教育的注册会计师人数/该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20  
(四)领军人才人数得分=领军人才人数×0.5  
  (三)综合评价其他指标得分=(该事务所其他指标得分之和/全部候选前百家事务所其他指标得分之和的平均值)×40
其他指标,是指除业务收入得分、注册会计师人数得分、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之外的指标。
(五)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Σ[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次数(人数)×相关分值] (四)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Σ[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次数(人数)×相关分值]
  处罚和惩戒为直接减分项,按照下列不同处罚和惩戒种类减分:
  1.事务所受到暂停业务处罚及与其他处罚并处的,一次减5分;单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以上三项或者两项处罚并处的,一次减4分;受到公开谴责的,一次减3分;受到通报批评的,一次减2分;受到训诫的,一次减1分。
  2.注册会计师受到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撤销会员资格的,减4分;受到其他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应减分值,分别按照事务所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应减分值的50%计算;受到刑事处罚的,按照对事务所的最高处罚减分。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外商独资企业获准在华从事审计 [2014-11-20]
财政部就调整完善注会行业行政管理答问 [2014-11-19]
公允价值计量评估:最难在于观念更新 [2014-11-10]
海联讯“带错上市”各方或被继续追责 [2014-10-27]
中介机构频被罚 独立执业为何这么难? [2014-10-10]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