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国务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攻坚公立医院改革
发布日期:2011/7/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Cindy 阅读次数:2072次

    过去的2年半内,在深化医改的五项重点中,唯有公立医院改革进展不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昨日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国务院日前成立了由36人组成的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下称“医改咨询委”),她也是成员之一。

    这是继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医改五项重点改革的实施方案》之后,再次将医改方案交专家进行研讨,以寻求更佳的设计。

    “在医改咨询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主要是征询大家的意见,此次顶层设计主要是针对公立医院改革。过去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是公立医院本身在动,而下一步是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李玲表示。

    重点在县级医院调整

    据了解,此次医改咨询委成员除了公共研究机构的学者,名单中也不乏医药界专家,社保、财政、物流等领域的专家也在列,而且还包括来自美国、我国台湾等地的4位学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表示,这次顶层设计是想从体制上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方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希望通过医改咨询委的改革作为未来五年医改规划。“此次顶层设计不是放在一个部门来考虑,而是放在国家的层面来考虑,将重点放在县级医院的调整上,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做一个转向,转向县级医院,成为‘十二五’改革的重中之重。”刘国恩说。

    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公立医院的中间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服务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疏导上下衔接中存在的拥堵。

    公立医院改革,无论是在国家指定的试点城市还是其他试点地区,很多都还局限在纸面的方案上,核心还远远未触及。“公立医院的医生身份问题、保障问题等不解决,什么医药分开都是伪命题。必须进行公立医院的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咨询委员之一、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石应康介绍说,目前公立医院的运行模式是扭曲的,在一个行政性很强的计划性财务下,面对着市场经济,让公立医院找不到北。

    需明确改革目标

    李玲也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目标不够明确,让人无所适从。她表示,四个分开、改善流程、预约挂号等,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标。而公立医院的目标定位以及各体系的关系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2009年出台的医改方案没有明确,这个问题现在不能再回避。

    “公立医院改革不仅是医疗卫生制度创新,更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公立医院现存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政府责任的不到位和政府行政体制及监管能力的不足。建立和创新与目标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和手段极为迫切,同时要建立与目标相匹配的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李玲说。

    李玲表示,目前,我国医药卫生的行政管理涉及部门太多,职能分散,统筹协调成本太高,各部门之间目标不一致的问题逐步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改的一个瓶颈,需要痛下决心改革管理体制。

    李玲建议建立统一的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保障、医疗救助、药品生产流通、计划生育等业务,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2014年财政大事回顾 不平凡的一年 [2015-01-05]
国务院欲三拳打醒财政沉睡资金 额度或超万亿 [2014-12-29]
国务院设税授权拟不超过五年 [2014-12-29]
国务院统一税收制定权限 地方禁自定“土政策” [2014-12-11]
国务院启动大规模价改 大部分政府定价将回归市场 [2014-11-24]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