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周小川披露扩大香港人民币池子多项具体措施
发布日期:2011/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Grace 阅读次数:1744次

    权威声音 专家建议政策应考虑推动人民币“外循环”

    国家支持香港金融业具体措施已定,其中包括“人民币企业债额度增至500亿元”等多项细化方案。

    1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透露出上述信息。

    周小川特别提出:推出港股ETF时机已成熟。

    “内地引入港股组合ETF的最大技术障碍就是清算交收中的担保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推出时机已经成熟。”周小川说。

    当天上午,财政部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正式启动。周小川对此表示,为增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中央政府将继续在香港发行国债。

    他还透露,为更好地满足内地到香港进行人民币融资的需求,内地赴香港发债主体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境内企业,境内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提高。

    “初步决定今年境内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提高到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大致各占一半”。周小川说。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开始,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就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发行规模屡创新高,超过300亿元;发行主体快速丰富,扩大到内地红筹公司、港资企业、跨国公司(麦当劳等)和国际金融机构。

    在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方面,周小川认为,内地金融市场需要增加广度和深度,包括继续推动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工作。而在这三类机构试点的过程中,他认为“香港享有最多的机会”。

    在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方面,周小川提出,包括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即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鼓励香港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国家还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赴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稳步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并尽快修订“外资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不容忽视的是,尽管获得多项政策支持,但目前看来,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 仍面临发展阻力。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市场上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民币资金的供应方是非居民,人民币的使用方却是居民。而一般意义上的离岸金融市场,应该是资金的供应和使用方均是非居民。

    他进一步解释称,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用人民币融资的成本升高,因此境外的非居民不愿意采用人民币的融资方式,“这就造成只有机构愿意持有,却没有机构愿意使用,人民币在境外无法循环,这样的‘国际化’就缺了一条腿。”

    因此,赵庆明建议,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推动人民币实现“外循环”。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房地产融资 [2014-03-27]
人民币外升内贬:国内居民感受是越来越不值钱 [2014-01-14]
人民币汇率年末发力 月内6次改写新高 [2013-12-31]
人民币未来5年将成为全球前三大货币 [2013-12-09]
前海人民币跨境贷款百亿备案 供需两旺 拓宽使用 [2013-11-29]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