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安徽拟对偷漏税设五年追溯期
发布日期:2012/12/10 来源:安徽商报 编辑:welkin 阅读次数:1971次

    偷漏税一度成为很多企业的“原罪”,现在对“原罪”的追溯可能不再是无限期了。“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予行政处罚。”记者11月29日从安徽省国税部门获悉,省国税系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以下”都要细化

    “对于偷税的,可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但是,5倍以下到底‘下’多少,税务机关的处罚裁量权空间太大。”昨天,省城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告诉记者。

    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自由度”过大,曾饱受诟病。我省国税系统正准备对裁量权套上“紧箍咒”,拟制定一般规则。

    比如,“罚款数额”将有细化规则:罚款为一定金额的倍数的,减轻处罚应当低于最低倍数,从轻处罚应当低于最高倍数与最低倍数的平均值,从重处罚应当高于平均值;罚款为一定幅度的数额的,减轻处罚应当低于最低罚款数额,从轻处罚应当低于最高罚款数额与最低罚款数额的平均值,从重处罚应当高于平均值。

    处罚目的意在“纠正”

    从此次征求意见稿来看,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细化,对纳税人的违法、违规处罚整体上呈现出“就低不就高”、“就轻不就重”的特点。

    新实施办法要求,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税收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同时,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应当以督促税务行政相对人纠正税收违法行为为目标。

    其中,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国税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重典治乱”毫不含糊

    重典治乱,刑苛以法。对于严重的偷逃税行为,新实施办法同样毫不“手软”。

    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违法行为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五年内多次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伪造、变造、隐匿或销毁税收违法证据的;在共同实施税收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拒不接受检查,阻碍国税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

    此外,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同一个税收违法行为,同时违反由同一个国税机关实施的不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对同一种类的税务行政处罚按照吸收的原则“择一重处”,不得累加。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国税总局解答税收热点 [2014-07-28]
60种千万不能触碰的偷税方法 [2014-03-14]
税总敲定今年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重点 [2014-02-19]
全球逃税大曝光:涉及170个国家 资金超20万亿 [2013-04-07]
"两面针事件"或引发全国性追征补税 [2013-02-27]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