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世行报告引争议 国企改革路何方
发布日期:2012/3/1 来源:时代周报 编辑:Gary 阅读次数:1416次

    2月27日,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报告《2030年的中国》。报告称,中国面临来自境内外的各种风险,过去直线式的增长不可持续;中国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需要再一次进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次日,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京举办记者会,并表示,中国的国企从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多收益,包括廉价的融资、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大量的收益留存等,但国企没有让老百姓更多地获利,“要想降低中国的储蓄率,使中国老百姓更多地获益,国企应把更多的红利返还给社会,需要实行一些结构调整,从而建立良好社会保障体制。”

  但记者会刚开始,一名自称“独立学者杜建国”的抗议者突然高喊:“银行不能私有化,国企不能私有化。”

  《2030年的中国》(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也将可能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需要中国在下一阶段实施新发展战略。中国须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籍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

  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包括: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杜建国: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运转得很好,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竞争优势,而不是政府的优惠和垄断地位,同时,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的待遇也要稍好于私有企业。因此,没有理由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私有化,一方面将打断中国整体经济迅速壮大的势头,一方面将让少数人一夜暴富,把原本属于全体人民的财产据为己有,同时还将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下岗……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绝不是私有化,而只能是加强监管,让利润在最大程度上惠及全民,同时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缩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我本人完全不同意杜建国的说法与观点。杜建国不懂这个报告,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这种做派已经跟不上国内改革的变化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以国企问题为例,我国的国有企业比重曾有过下降趋势,而近几年来却不断上升,这不是好现象,是改革迟缓的一种表现。国有企业的比重不可以一直上升,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我国拟出台外国投资法:三法合一 逐案审批结束 [2015-01-21]
2015年国资国企改革加速度: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 [2015-01-06]
专家:做好反避税 专业人才是关键 [2014-12-30]
我国力堵跨国公司避税通道:贡献税收8年涨百倍 [2014-12-29]
中央就国企分类改革问题达共识 民资入股不设限 [2014-12-26]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