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IPO:绝不轻饶造假"惯犯"
发布日期:2013/10/1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Danny 阅读次数:2418次

    证监会近日日前通报了IPO财务专项检查开展情况,称个别企业存在体外资金循环、虚构交易或代垫成本、虚增业绩等违法违规问题的线索。其中,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已移交稽查部门。

    天丰节能和秋盛资源两家公司IPO的保荐机构,分别是近期证券市场上的两大“负面”主角——光大证券与平安证券。此次通报,更受到关注的是平安证券。其一,天丰节能因造假而被调查,是之前监管层已有披露的。其二,平安证券多次因IPO项目造假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有的媒体称其为IPO“造假工厂”,有的比喻为股市“三鹿”。平安证券目前更属“戴罪之身”,在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中被罚没7665万元,并被暂停保荐资格三个月。从胜景山河、万福生科到秋盛资源,平安证券近年“前赴后继”充当IPO造假的帮凶,且保荐项目的业绩变脸比例很高,成为IPO中制造问题的“惯犯”。其三,市场对秋盛资源涉嫌造假的质疑不断,认为这家公司涉嫌少计成本、虚增收入,且数额较大,而其在IPO专项检查的自查阶段没有主动选择放弃。据相关媒体报道称,平安证券回应表示“刚刚知道秋盛资源被移交稽查部门的事情。”投资者不禁想问:平安证券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平安证券错上加错,值得市场各方深思。为何一家IPO曾连续几年名列前茅的投行,在充当造假帮凶的泥潭中难以自拔?难道只是因为“之前的投行团队在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在IPO财务专项检查的监管及舆论高压下,268家企业提交了终止审查申请,终止审查数量占此前在审IPO企业家数的30.49%。秋盛资源却在专项检查的后半程被揭出问题,足见革除投行业的沉疴积弊需要花更大力气。

    秋盛资源IPO于2012年3月获得发审委通过,属于“过而未发”的项目。这种造假行为的未遂性质,与证监会今年5月底处罚的新大地和天能科技相似。新大地、天能科技两家公司迫于压力,而主动提交终止发行上市申请,未实际发行并上市。针对造假行为,证监会对新大地发行保荐机构南京证券给予警告;对天能科技发行保荐机构民生证券给予警告,没收该业务的收入100万元,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两家券商均被限其在6个月内对内部控制制度、尽职调查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提前倒在IPO大门前,看似没有给投资者造成实际损失,但给市场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正因为投行“只荐不保”,造假与变脸问题频出,加重了A股“圈钱市”的烙印,加剧了IPO恐惧症。因而,对于造假未遂不可轻饶,同样应该充分体现重典治乱的力度。

    “既遂”与“未遂”两种违法行为存在差别,通常认为对未遂的处理轻于既遂。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财务造假的事实存在,不管“既遂”还是“未遂”都令投资者深恶痛绝。欺诈上市是证券市场上性质最为恶劣的犯罪,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惯犯”的违法性质严重,对“惯犯”给予从重处罚不存在争议。

    管住证券市场上的“惯犯”,坚决遏制其“一而再,再而三”犯错,是保护投资者权益不可或缺的举措。在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的处理中,对平安证券的重罚被称之为造假处罚“标杆”。那么,如何有效惩戒“惯犯”,很有必要形成另一个“标杆”。严肃处理秋盛资源造假案,处罚程度不同于一般的造假未遂案,其“标杆”意义有利于促进A股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天丰节能IPO造假细节公布 光大两保代遭10年禁入 [2014-04-17]
杨剑波起诉证监会提三点质疑 证监会称周五回应 [2014-02-20]
光大乌龙指案内幕交易:唐双宁肖钢达某种默契 [2014-02-17]
8千万变230亿:参数改错致命危机? [2013-08-21]
平安证券屡屡犯错 缘何逃脱"极刑" [2013-05-20]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