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工商登记改革难单兵突进 配套措施受期待
发布日期:2013/10/29 来源:财会信报 编辑:Danny 阅读次数:1851次

  不少人都梦想着自己创业,然而,却又有不少人在创业面前望而却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的确,创立公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抛开其他不谈,单单工商注册便让创业者头痛不已。
  自2009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开展试点至今已有4年之久。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24日在第二届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发展高层研讨会上表示,2009年起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福建平潭等地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良好效果,试点经验为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路线图奠定基础。然而,业内专家表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难一锤定音,还需配套措施紧密跟进。
  工商登记改革还远远不够
  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其努力初见成效。张茅表示,试点提高了登记效率,激活了社会创业热情,市场主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广东深圳市为例,3月1日实施工商登记改革以来,截至9月30日的7个月时间里,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4.2万户,是去年全年新登记数量的1.5倍。全市累计实有市场主体122.2万户。
  市场策略研究专家朱美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她自己在工商注册时曾深受其害,浪费了很多时间。
  “改革前,办个营业执照要出示的证件和资料太多了,真是不厌其烦。许多证件都和执照没有关联的。其实工商部门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市场监管上,没必要像目前这种状况。企业注册办照门槛过高,凸显工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更是不愿意放权的一种表现。” 朱美黛说,“全国实行注册公司行政程序全面简化,登记不需验资、免年检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此举实现了政府部门责、权、利的协调统一和商事登记监管总体效能的全面提升,这是特别鼓舞创业者人心的事情。”
  虽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但这在创业者看来,仍旧远远不够。创业者在进行工商注册时,仍需要穿过重重“关卡”,最终才能取得营业执照。
  比如,目前,营业执照的名称有18种之多,但记载事项基本一致,增加了识别难度。而实行的经营范围登记也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企业的经营范围是许多项目本属于市场主体按照经营自主决定的事项,但还必须到登记机关履行登记手续,增加了申请人和登记机关的登记成本。经营范围登记也是造成前置审批增加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来看,除了上述问题外,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政策规定与实际执行不一致的情况。
  著名财经评论人余丰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登记时前置审批难以掌握。比如:最近比较火热的民资办银行,一些媒体说已经审批,其实是工商登记审批罢了,而真正的前置审批的银行拍照至今没有一家被审批。
  “除此之外,工商部门在年检中存在搭车收费的现象。”朱美黛说,“比如年检时要你入一个什么协会之类的,缴纳会费,其实这个会可能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你敢不缴纳吗?大多数企业主会缴纳的,因为买个安心,否则年审刁难就在所难免了。”
  “中介”生存空间将被压缩
  在目前市场体制下,有各种专门为创业者代办工商注册的中介机构。
  “正是因为企业注册难,门槛过高,导致很多中介机构非常‘吃香’。”朱美黛一针见血地指出。
  在朱美黛看来,创业者做不到的,中介机构可以做到,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专业和不专业的问题,企业过多依靠中介机构,说明工商部门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是不当交易。多数没有实力的创业者只有通过中介机构一条龙服务,注册与基本账户都交给中介机构办理,中介机构帮助注册者验资、领照,执照下来后中介机构抽走垫资的资金,这就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变相逼迫创业公司去犯法———虚假验资。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工商等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一些代办空壳公司、使用虚假资金证明的不法中介陆续露出水面。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代理公司有两种操作:一是通过找到专门负责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借高利贷注入资金,成功注册后再抽走资金,收取高额利息。还有一种是不注资金,以伪造的验资证明骗取登记注册。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工商登记实缴登记制,从而导致了企业“注册成本高”问题突出。当工商改革试点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黑中介”的“垫资”行为,压制了“黑中介”的生存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景明认为,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而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关于注册资本的限制,在上海自贸区已成功试点。9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其他公司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工商管理部门取消对一般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后,投资者可以1块钱注册资本设立公司。一元钱也能办公司,企业无需再年检……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创业者都有如此的幸运。新浪微博网友王海疆-泽盈律师指出,只改革工商制度没有用,得有其他部门配套,比如银行,现行的公司法规定3万元就能设立有限公司,但成立一家3万元的公司后连银行账户都开立不了,因为在北京想在银行开立账户,注册资金至少100万元,使公司法3万元就能设立公司的规定如同虚设,到现在为止也没人、没有部门对银行违反法律的规定进行过纠正。
  针对这一说法,本报记者向工商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一情况,其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您注册公司的话,10万元就可以开一个户,但是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要购买5万元的理财产品。”
  专家建议配套制度应紧密跟进
  如何才能把工商改革推向深入,从根本上解决创业者注册难的问题?对此,业界专家认为,在进行工商改革的同时,更应竭力推出配套跟进机制,修改相应法律法规,以确保瘦身后不反弹,是极其有必要的。
  事实上,工商管理部门取消对一般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后,反而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担忧。业界人士认为,该项旨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面临法律风险,与现行《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的要求相冲突。较之工商行政改革来说,《公司法》是上位法,具有更大的法律效力,所以,建议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同步修改《公司法》。
  还有业界人士建议,在进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统一登记法律法规。建议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将市场主体的设立、终止、组织机构及经营管理等内容,划归商事登记法,废除公司登记、合伙企业登记、个体工商户登记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登记法规。二是调整市场主体的登记机构。建议建立统一的工商登记机构。三是重新确定市场主体的登记管辖。要按照便民和集中的原则确定登记管辖,按照市场主体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责任形式,以及分级行使国有出资人职责的不同情况确定。
  余丰慧则建议,工商审批时效还有提高空间,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营业办公场地要求还过于死板,应该进一步降低门槛,免除所有中小微企业的工商登记费用。
  “要对‘登记、监管系统整体效益的低下,审批过多过滥,部门条款过时滞后’等进行改进,要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注册登记过程中减负。”朱美黛建议。
  她还表示,市场主体登记监管是一项较繁琐的工作,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树立窗口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有理。从有利于市场主体准入、有利于市场交易安全、有利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改进监管方式,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不要刻意为难那些实实在在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
  对于下一步的工商改革,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曾明确表示,工商改革还将改革年检制度、推进登记便利化,把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放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全局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创业者在工商注册时存在的各种手续冗繁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持续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需要“简政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无疑是伤筋动骨的剧痛。
  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率先进行改革的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推进,而剩下的改革才是真正的“硬骨头”,这更需要相关部门下定决心将改革推向深入。所以,笔者希望,相关部门要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工商总局正探索“三证合一” 多省份开始试点 [2014-10-20]
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改革公开征求意见 [2014-09-28]
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制将改为年报制 [2014-09-16]
中国企业将正式告别年检制度 [2014-04-22]
对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2014-03-25]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