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生化成了近期市场上的“黑天鹅”。 在连续七个跌停板后,11月13日晚间,昌九生化(600228.SH)发布公告,鉴于公司股票波动较大,自2013年11月14日起停牌,公司将在前期自查基础上进一步自查,初步预计在投资者说明会后复牌。该公司董事长于11月15日下午在上海交易所e互动平台“上证e访谈”栏目召开投资者说明会,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此前投资者对昌九生化重组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下称赣州稀土)资产抱有强烈期待,股价一路上涨,但这一趋势在11月4日威华股份(002240.SZ)宣布与赣州稀土达成重组意向后急转直下,昌九生化股票跳水。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昌九生化自9月16日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之后,融资买入金额一路飙升,10月底开始停留在每天3亿元以上的水平。至停牌前日,融资余额为2.92亿元。 巨额融资买入以及连续跌停,使得昌九生化成为“两融”业务开展以来触发的首例流动性风险个案。多位券商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昌九生化持续下跌后,公司正忙于处理融资买入昌九生化的客户因股票大跌引发的问题。 近期证券市场炒作假重组的现象愈演愈烈,演者有意,信者“天真” ,交易所敷衍,监管滞后,共同制造了太多虚假重组的闹剧。 真假重组 昌九生化的疯狂源于与赣州稀土重组的消息。 2012年12月28日,昌九生化公告称公司接到大股东赣州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赣州工投)《关于要求明确稀土资产注入问题的请示》和赣州市国资委《关于稀土资产注入问题的复函》,称鉴于昌九生化近期股价涨幅较大,赣州工投特向赣州市国资委请示,要求明确赣州稀土资产注入问题,赣州市国资委在复函中表示:鉴于组建国家级南方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途径、方式等尚未确定,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的条件,因此,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 在投资者眼里,这份措辞模糊的公告暗示了稀土资产将借壳昌九生化。理由是稀土资产准备上市,只是现在不具备条件,而昌九生化股权刚刚从江西省国资委划拨给赣州工投,而赣州稀土资产属于赣州国资委旗下资产。 赣州工投和赣州稀土同属于赣州市国资委,严格意义上,赣州稀土借壳,当然不一定要借壳昌九生化,但两者联姻又顺理成章。 引发市场想象的赣州稀土成立于2005年1月,是赣州市的国有企业、南方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账面资产总额近31亿元,净资产近13亿元。 赣州稀土拥有44本采矿权证,拥有年配额生产量9000吨,掌握全国60%以上的离子型稀土配额生产量和稀土氧化物供应量,位居南方稀土第一位,资源控制力强、市场影响力大,是南方稀土第一大资源平台。 赣州稀土属于资本市场上借壳老手,从2011年开始,与西南药业(600666.SH)、昌九生化、桐君阁(000591.SZ)、太极实业(600667.SH)、中钢天源(002057.SZ)等十余家上市公司都有过借壳的传闻。这些公司股价或多或少都有一轮爆炒。 一位券商并购部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一家上市公司也曾希望由他们担任赣州稀土借壳的顾问,但这家券商最终没有接手,原因就是借壳的诚意真假难辨。 投资者相信赣州稀土会花落昌九生化,源于一系列当时看来很有力的细节。 2013年2月到6月间,各大证券交易软件的股票板块分类中,昌九生化被列入“稀土永磁”板块;4月9日昌九生化发布公告称“未来三个月内不重组”,并未像其他公司那样彻底否认重组事宜;4月23日,赣州市国资委2013年后三季度工作要点被挂在官网上,称 “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推进稀土矿业公司、水务集团、昌九生化的上市重组工作”。稀土矿业公司和昌九生化并列出现在上市重组措辞下,引发了一轮炒作。 4月16日,威华股份公告筹划重大事项,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基本确定。不过昌九生化的股价完全不理会基本面信息,股价由4月16日的24.70元经14个交易日冲到40.60元。 9月6日,江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对于稀土资产注入的问题,昌九生化董事长姚伟彪回应称公司已经在2012年12月28日发过公告,没有考虑注入,要投资者仔细阅读此项公告。 姚伟彪还称,当初赣州工投的这个公告是根据市场传言和股价波动,向赣州市国资委请示后,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利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赣州市国资委的相关回复。对于姚伟彪的这种说法,投资者的解读是2012年12月28日公告仍然有效,赣州稀土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只是条件不成熟。 11月3日晚间,威华股份发布公告显示,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昌九生化预期落空。从11月4日开始,昌九生化股价连续无量跌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