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央行副行长:未来10年将完成四大改革
发布日期:2013/3/1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welkin 阅读次数:2285次

      由新华都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主义与社会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主办的“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3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昨天(3月18日)在会上指出,未来10年,我国要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表内资产转向更多的市场投资者;并且降低银行的国家持股比例,发展新的民营为主导的中小银行体系。同时坚定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如果未来十年国际市场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完成这些改革。”

  降低国有资本在银行的持股比例

  刘士余表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金融行业目前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当前的经济结构主要是靠间接融资或者银行贷款。而无论是节能减排、结构调整还是淘汰落后产能,都可能会付出相当多的财务成本,并将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

  然而,刘士余指出,为维持贷款增长,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对其它实体经济可能产生溢出效应,挤占了其它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过去5年银行贷款持续增长,已经占用新的资本1.33万亿,未来5年可能还得补充1.66万亿,这是非常大的数,”他说,随着贷款增长,银行为了保证资本充足率又不断补充资本,“类似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关系,是不可持续的。”

  为此,刘士余指出,必须以市场化方式来分散风险,“唯一出路和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表内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转向更多市场投资者。”

  此外,刘士余回应银行改制上市贱卖论称,改制之初并无信心,改制成功市值才上升的。他称,国有资本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是很高,未来10年,国有资本不应当在国有银行保持这么高的比例。他介绍,铁道部2.6万亿负债中,大概1.4万亿是银行贷款,7500亿是铁道部发行的债券。他表示担心影子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落后产能或者一些资质状况不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将金融体制改革推到更高阶段

  基于上述的判断,刘士余表示,未来10年要把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现在国家持股比例还是太高,整个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公司治理的境界。”

  第二,必须发展新的民营为主导的中小银行体系。第三是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未来10年,如果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发生类似本轮金融危机的逆转,我们肯定会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发展当中,完成这两项改革。”再就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我估计如果未来10年国际市场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完成这两项改革。”刘士余说。

  此外,刘士余指出,下一步要增加更多的小微银行,相应保险制度也是在未来10年要完成的事。为防范风险,既要相应法制建设,也需要监管能力的建设,为此迫切需要中国“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上国家外汇管理局,还有政府财政部这些部门之间,真正建立起分工清晰、规则明晰、协调信息共享的机制。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涉农贷款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2018-09-12]
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2018-09-05]
关于修改《纳税人存款账户账号报告表》式样的公告 [2018-06-26]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7-10-26]
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 [2015-04-27]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