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证券同样在风口浪尖上。
4月3日,证监会抽查审核首批30个IPO项目,此前被认为将被重点抽查的华林一单未中,引起市场猜测。
“抽签时,证监会重点考虑有问题的保荐机构,华林去年并没有污点,不需要特别对待。”北京一名投行人士说,“毕竟平安和华林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万福生科(300268)的事情和华林没有太多关系。”
对于抽查“零中签”,华林证券投行人士并不认为是好事,“我倒是希望能抽到两家,这样证监会及早发现问题,早日终止不良项目,免得像万福生科那样,把保代给赔进去。”据了解,证监会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投行项目人士参与万福生科造假一事。
尽管如此,华林证券仍面临着IPO真空期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以及如何修复前期问题项目所造成的品牌伤害。
当时,团队将原在平安储备项目带至华林。在项目申报初期,华林证券一口气报了34个IPO项目以及数个再融资项目。到财务抽查时,华林证券陆续撤回十余个,仍剩21个。2012年,华林证券经历了巨大变更。前平安投行团队加盟,前总裁孙明霞带着固定收益团队回到国信证券。华林证券撞上IPO空窗期,也错失了固定收益爆发期。丰富的储备,并不能缓解华林证券的短期经营压力。“去年底时,公司动员了两次,开了一次比较正式的会,提出了降薪方案,现在已经执行了。”华林证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华林保代的津贴,已从原来每月6万元降至4万元。而不到一年前,即2012年初,华林证券曾开出保代签字费为税后150万元的高价挖墙脚。
“平安降薪,我们去华林。华林降薪,我们去哪里?”一名从平安跳至华林的保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