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下称《规则》)发布以来,到5月28日,首批7家适用新规则的挂牌企业终于面世,这在市场看来,效率略显不足。
事实上,这与《规则》发布进程有关。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目前7家企业,基本上去年底就已完成券商进场改制、准备挂牌。但《规则》2月份才发布,所以发行人与券商此前一直忙于针对细则落实进行修改。
而另一方面,已有部分券商的新三板业务启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机制,这或在一定时间内倒逼券商提高挂牌企业的选择门槛。
等待提速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董事长杨晓嘉近日表示,今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企业挂牌将步入常规化。
“未来步入常规化后,一定会加速。”一位券商场外业务负责人对此指出。从过去中关村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试点来看,从券商进场改制算起,公司进入报价系统挂牌转让流通一般需3个月到半年。而此前中关村试点期间企业挂牌须政府出具确认函,现在股转系统则取消了该要求,理论上速度应更快。
记者从券商处还了解到,此前一直借用深交所系统的“新三板”交易系统,有望年内完成技术准备,从深交所系统剥离,单独运行。这或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
与速度的提升相比,试点范围的扩大或更值得期待。
目前新三板试点园区仍为4家,而今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列入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后,新三板试点的扩容预期加温。
此前证监会表示,进一步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条件已成熟,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扩大全国股转系统试点园区方案,成熟后将及时公布。
据上述券商场外业务人士透露,最早或于10月份将有扩容的消息。
“自负盈亏”启动
对于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目前在成本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政府补贴一般能覆盖挂牌的中介费用,而改制等过程也不会涉及到额外的税收调整,再者,券商和会计师可以给企业理顺原来不太合规透明的财务和法律问题。”一位中介机构人士指出。
全国各地高新园区公布的优惠扶植政策补贴幅度在50万元-200万元之间,而目前新三板的企业挂牌中介费用一般在120万-150万之间。
目前,券商参与新三板项目的收费标准多在20万-80万之间,这使新三板业务在很多人看来是个不赚钱的活。
“新三板规模还没做上去,甚至不如某些区域场外市场的量大。”华南某券商机构部人士告诉记者“发行一家三板公司不赚钱不说,关键是费时费力,而且三板交易也不是很活跃,溢价较低,对于一些企业和投资机构诱惑相对有限。”
因此,此前很多发力新三板业务的券商,大多将其看作是一个业务蓄水池。“起步阶段,积累经验和人脉。”西北地区某券商场外业务董事表示,“未来新三板规模提速的时候,机会肯定要留给有准备的人。”
而此前大多数券商对此都采用了补贴的态度,并未建立太多的绩效考核。但据记者最新了解,已经有部分券商将新三板业务改为成本独立核算,要求自负盈亏,并提出一定的绩效考核。
这带来的改变是券商将在内部筛选过程中,提高对于挂牌企业的门槛。
“部门独立核算后,会更偏向于盈利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以求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现在IPO暂停,有更多拟上市企业会转向新三板,本身就提供了很多好的标的。”上述中介机构人士指出。
而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新三板参与者PE看来,这还是一个待观察的市场。
“新三板开闸后,信息透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或将带来机会,可能会是未来的重要退出渠道之一。”一位PE人士对记者指出,“但还是蛮担心未来的交易量。”
与此同时,新三板的对手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部分券商或开始逐步将重心从新三板向区域股权市场转移。
“我们现在主要找挂四板的项目,这个来钱虽然少,一单一般收入不到100万,但效率快。”东北地区某券商机构部人士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与新三板采用新规后7家企业挂牌的小心翼翼不同,即将在5月30日启动挂牌的前海股权交易市场,其首批挂牌企业或超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