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IPO自查收官 撤1/4企业 农业与消费类占比最大
发布日期:2013/6/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Gary 阅读次数:2155次

    为时半年的在审IPO财务大核查,以269家企业终止审查的庞大数量而临近尾声。此前900余家的IPO“堰塞湖”已骤降至676家,1/4拟上市企业黯然退场。

    “第一阶段创业板是"重灾区",除了财务造假,业绩下滑是最大主因。第二阶段则换成了主板、中小板来,其中更是不乏业绩造假和存在上市硬伤的公司。”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迫于近期证监会查处问题公司和保荐机构的铁腕,还有高抽查比例的震慑力,很多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终于“扛不住”了,并以造假问题最为集聚的农业、消费类公司居多。

    上周主板中小板51家撤单

与3月底撤单“洪流”集中在创业板不同,本轮终止审查企业多聚集在主板、中小板。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拟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上周新增75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拟登陆主板、中小板的企业多达51家,占比将近七成。

    根据证监会的安排,3月31日是中介机构对各自IPO企业的自查截止日。数据显示,3月的最后一周,曾有多达76家企业集体撤单,不过当时仍有107家企业选择延期提交自查报告,补交自查报告的最后期限是5月31日晚9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此前称:“如果届时递交自查报告的IPO排队企业不足10家,证监会将对其全部进行现场检查,如果超过10家,将进行抽查。”证监会5月31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已有13家企业补交了自查报告。其中,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5家企业在最后一周才补交报告。未补交报告的企业通通进入终止审查大名单,其间不乏中国建材和永煤集团等巨型拟IPO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IPO队伍中唯一一家信托公司,中海信托也由于未提交自查报告,由初审环节,直接走向“终止审查”。

    中海信托是时隔19年距离IPO最近的信托公司。继1994年1月陕国投A和安信信托(600816)先后在深交所和上交所挂牌上市以来,信托业IPO一直被视为“一块坚冰”。2012年2月,IPO预披露新政正式实施,中海信托进入初审阶段,却就此止步不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海信托退出IPO主要还是受阻于行业原因,监管机构迟迟没有放行信托公司上市,主要是顾虑作为资产管理类公司的信托公司,通过管理资产收取信托报酬的盈利模式是否可以保持持续增长。此外,信托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投向并不明确。

    农业、消费类企业占比最大

    统计显示,在上周撤回材料的51家主板、中小板企业中,农业和消费类企业出现大比例撤回。投行人士称,涉农企业大比例撤回,与万福生科(300268)、绿大地和新大地等涉农企业近期的频频出事不无关系。而不少消费类企业因为供应商、经销商繁杂,导致自查时间较长,有问题的公司则都聚集到第二阶段集中撤回。

    据统计,上周撤回的涉农企业就有江西万年鑫星农牧、上海奕方农业科技、湖北银丰棉花、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福建连城兰花和安徽皖垦种业6家。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申请终止审查的涉农企业将近30家。

    而在撤回材料的消费类企业中,也不乏社会大众熟知的品牌企业,包括富贵鸟、拉夏贝尔、江苏云蝠、宁波凯信等服饰公司,千禧之星珠宝、艺华珠宝等珠宝首饰公司,顺峰饮食酒店集团、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等餐饮企业。

    也有不少公司曾存在“前科”,千禧之星珠宝就曾在2011年11月上会被否。河北养元智汇饮品于2011年5月被“取消审核”,曲靖博浩生物科技2010年11月首次冲击创业板,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而“临阵脱逃”。而福建归真堂药业因为活熊取胆的争议而一直处于审核停滞状态,此番也终于退出IPO申请行列。更值得一提的是,神舟电脑第四次IPO闯关折戟,也因不能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而遭终止审查。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612家IPO排队企业扫描 [2014-12-22]
详解621家预披露公司全景图:IPO堰塞湖依旧 [2014-07-18]
39家IPO有望率先上市 7家公司为“二进宫” [2014-05-27]
预披露改革将IPO提前置于阳光下 [2014-04-22]
上交所加推战略新兴产业板 争夺IPO存量公司 [2014-04-08]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