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收入规模最大的税种:增值税
2007年,增值税收入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21593亿元(含海关代征进口货物增值税),比上年增收3837亿元,增长21.6%.
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2007年增值税拉动税收增长10.2个百分点,对税收收入增收额的贡献率达32.5%.这表明2007年税收收入总增幅中,有10个百分点的增幅是靠增值税收入拉动的,有近1/3的增量是靠增值税收入实现的。
从所占比重来看,2007年,增值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43.6%,发挥了增值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推动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主导作用。在增值税收入中,进口货物增值税收入达5983亿元,比上年增加1122亿元,增长23%,增收额占全部税收增收额的近10%,有力地拉动了2007年税收收入的增长。
税收增幅最大的税种:证券交易印花税
2007年红火的股市成就了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激增。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005亿元,增收1826亿元,增长1017.4%,毫无悬念地成为2007年增幅最高的税种。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大幅增长是市场交易量放大和政策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2007年,我国股市承接2006年的上涨趋势一路走高。随着股民的大量涌入,股价快速飙升,股指日新月异,市场交易量步步走高。据统计,2007年沪深两市累计交易额近50.7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为证券交易印花税提供了丰富的税源。2007年5月30日,国家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由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2007年增加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即达1130亿元。
税收收入规模最小的税种:烟叶税
2006年4月开征的烟叶税是目前我国税收收入规模最小的税种。2007年,烟叶税共完成47亿元,增长15%,增收6亿元。
数额虽小,意义重大。2006年4月,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和税制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决定通过征收烟叶税取代原烟叶农业特产税。一年半来,烟叶税已经实现了从原烟叶农业特产税到烟叶税的平稳过渡。从收入上看,2005年,我国烟叶农业特产税为49.4亿元,2006年,全国实际征收入库烟叶税44.52亿元,2007年烟叶税完成47亿元,税收收入稳定上升,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地方财政收入,较好地提高了地方政府扶持烟叶种植的积极性。
税收收入规模最大的地区:广东
2007年,广东完成税收收入6946亿元,增长37.4%,增收1891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约1/7,比全国税收收入平均增速快6个百分点,收入总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2007年,广东省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4920亿元,同比增长42.6%,增收1469亿元,税收收入逼近5000亿元。国税收入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增幅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比2006年收入增幅高21.6个百分点。二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成为收入亮点,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674.31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拉动税收增长17.7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完成392.63亿元,增长了近1倍,拉动国税收入总额增长5.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已成为广东国税第二大税种。三是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税收收入规模首次全部超过10亿元,其中深圳和广州两市超过1000亿元,佛山和东莞两市超过300亿元,惠州、中山、珠海、湛江、江门、茂名等6个市超过100亿元。
2007年,广东省地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2026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收421亿元,增长26.3%,是2002年的2.3倍。地税收入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税收增长提速,增速创5年来新高。2007年地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2002年以来最快的一年,比上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二是增收税种相对集中,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税收收入增速创近年新高,分别增长63%和32%.从分税种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增收合计359亿元,占税收总增收额的85%.三是税收的区域分布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经济带,占地税税收收入总比重85%,但山区地市税收增速加快,增速达到34%,高出全省平均增速7.8个百分点。四是民营经济税收增长快速。2007年1月~11月,民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为506亿元,增长30%,增收118亿元,约占全省地税税收总量的27%,增速在各种经济类型的税收中位居前列。
税收收入增幅最大的地区:上海
2007年,上海市共完成税收收入6471亿元,增长56.2%,增收2329亿元,是全国税收增幅最大的地区,也是税收收入增收额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税收增幅名次提升最快的地区。2007年,上海税收收入增幅名次从2006年的第28位提升到2007年的第1位,提高27个名次。其中,上海地税共完成税收收入1586亿元,增长33.1%,增收394亿元,增幅名次从2006年的第30位提升到2007年的第11位,提高19个名次。
在2007年上海市税收收入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成为亮点。2007年,上海共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1331亿元,同比增收1215亿元,增长10倍,拉动税收增长近30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801.2亿元,同比增长56.5%,增收289.4亿元。企业利润上升、金融市场投资收入增加及汇算清缴、加强征管等是企业所得税增收的主要因素。其中,占上海全市企业所得税总量近90%的五大行业中,金融业增长1倍多,工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增长70%以上。
个人所得税规模最大的地区:广东
2007年,广东全省共征收个人所得税500亿元,比2006年增长27.7%,增收108亿元。其中,国税系统征收个人所得税66亿元;地税系统征收个人所得税434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比增加103.6亿元,增长31%.
广东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广东经济发展稳中加快,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员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企业分红派息增加,税源增加,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收入高幅增长,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稳步增长。其中,2007年1月~11月,金融、房地产两行业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38.6亿元和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和48%,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增速。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个项目1月~11月分别实现个税收入38.65亿元和9.41亿元,同比增长55%和36%.广东全省共有28.3万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进行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在全国排第一。
个人所得税增幅最大的地区:青海
2007年,青海省共完成个人所得税5.36亿元,增长47.1%,增收1.72亿元。其中,国税部门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1.19亿元,同比增长12.4%;地税部门征收个人所得税4.17亿元,增收1.58亿元,增长61%.
从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看,2007年,青海个人所得税收入增幅较大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红利、股息、分红所得项目。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共征收个人所得税2.39亿元,占地税个人所得税收入的5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2450万元。
青海个人所得税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青海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带动了个人收入的增长。2007年,青海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实现工业增加值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利润130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00元,比上年增长12%.
出口退税规模最大的地区:广东
2007年,广东省共办理出口退(免)税1160.0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41.19亿元,增长26.25%.增速较前几年稍有回落,但这一增长速度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退(免)税计税金额减少、出口退税率不断降低后实现的,而且仍略高于广东省外贸出口增长速度。
出口退税增幅最大的地区:新疆
2007年,新疆共办理出口退(免)税17.17亿元,增加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名列全国第一。
新疆出口退税的高增长,首先得益于新疆外贸出口的迅猛增长。近年来,新疆西部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新疆外贸出口大幅增长。2007年,新疆外贸出口达120多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次是可退税产品结构优化,高退税率产品比例增大,促使新疆出口退(免)税大幅增长。去年,随着周边国家经济复苏、基础建设的需要及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生产的大型机械、汽车等机电产品在周边国家需求旺盛。2007年前3个季度,新疆出口上述产品约17亿美元,占全疆出口额的23%;办理上述产品出口退税约2.55亿元,占全疆出口退税的27%.外贸企业的迅猛发展,也是新疆出口退税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底,新疆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的外贸企业户数达2355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5%;发生出口退(免)税业务的外贸企业达1076户,比上年同期增加78%.
资源税规模最大的地区:山东
2007年,山东省共征收资源税28.98亿元,同比增长10.9%,增收3亿元。继2005年之后再次列全国资源税收入第一位。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原油、煤炭、盐、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也是山东省资源税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