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2003年2月,A股份有限公司为进行技术改造,需增加一条自动化流水线,而该市的s银行(经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可以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线。s银行按A公司的要求设计了2套方案,即 方案一,与A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明确融资租赁价款为l200万元,租赁期为8年,B公司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50万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该生产线自动转让给A公司,转让价款为10万元(残值)。 方案二,与A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租期8年,租金总额1020万元,B公司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27.5万元,租赁期满,s银行收回设备。假定收回设备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 s银行可以从境外购入生产线,价值800万元,并支付境内外运输费和保险费、安装调试费及税金共计200万元,与该生产线有关的境外借款利息为20万元;也可以从国内购买到类似生产线,价格为819万元(含增值税),境内运输费和安装调试费20万元,国内借款利息15万元。 请分析"银行在两种方案下的各项税负和总收益,并确定该银行从何处购买生产线。(注意: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的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从2001年起每年降一个百分点,连续3年降至5%,因此,2003年的税率是5%) 筹划分析: 方案一,按规定经批准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应按营业税"金融保险业"中的"融资租赁"征收营业税。 1.选择从境外购买。 应纳营业税=[(1200+10)-(800+200+20)]×5%=9.5(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9.5×(7%+3%)=0.95(万元)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借款合同征收印花税,对其他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不征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1200×O.5‰=0.06(万元) 所以,s银行获利是1200+10-l020-9.5-0.95-O.06=179.49(万元) 2.选择从境内购买。 应纳营业税=[(1200+10)-(819+20+15)]×5%=17.8(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17.8×(7%+3%) =1.78(万元) 应纳印花税=1200×0.5‰=0.06(万元) 所以,S银行获利是1200+10-854-17.8-1.78-0.06=336.36(万元) 因此,虽然境外购买设备的实际成本报扣的营业额更多,银行可以少缴一部分营业税费,但选择从国内购买设备的综合收益更高,权衡之下银行应选择从国内购买设备。 方案二,经营租赁应按其营业额缴纳营业税,不得抵扣成本费用支出。 应纳营业税=1020×5% =51(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及教育费附加=51×(7%+3%) =5.1(万元) 由于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率为千分之一,所以应纳印花税=1020×1‰=1.02(万元) S银行获利是1020+200-854-51-5.1-1.02=308.88(万元) 筹划结果:通过比较,S银行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比经营租赁方式税负要轻,收益更高,而在融资租赁方式下,选择从国内购买设备的综合收益更高。
|